弗朗索瓦·莫尔莱
弗朗索瓦·莫尔莱于1926年出生在法国绍莱,2016年他在此辞世。他的职业生涯开启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此开始探索抽象与嘲讽之间的世界。他欣然接受并自称“严谨的傻瓜”这一绰号,创作了一系列严谨而诙谐的前卫作品。很早的时候,他就试图尽可能远离所有主观臆断和浪漫主义,这两者通常都和造物主-艺术家的形象联系起来。他只选取特定创作手法,并加以限制,不断使用和优化,在秩序中挥洒自由。方形画布、胶带、霓虹灯、自然材料或高科技材料——他利用以上材料进行艺术表达,在材料的中立性和创造的随机性中,尽情尝试组合方式,探索纯粹的偶然性。
他的作品享誉全球(迄今为止已举办近500场主题展览),曾于2017年11月在美国纽约迪亚艺术基金会展览中心展出。莫尔莱的作品收藏于:丹麦赫姆莱克的路易斯安那博物馆、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博物馆、柏林新国家美术馆、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瑞士苏黎世美术馆、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重要机构。他在法国和德国承接委托项目,并于2010年应卢浮宫博物馆的委托,创作了Lefuel楼梯间窗户装置作品《L'Esprit d'escalier》。
弗朗索瓦·莫尔莱
《雪崩》
2006
36根蓝色霓虹灯管(长250厘米)、变压器和高压电缆
370 x 770 x 670 cm
鸣谢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1923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城,2005年在巴黎去世。他是动态艺术(Kinetic art)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曾掌舵委内瑞拉马拉开波艺术学院,获得一笔奖学金后,于1950年迁往巴黎。1955年,索托携作品参加巴黎丹尼斯·勒内画廊举办的“运动〞(Le Mouvement)展览,这次展览有效推动了动态艺术的发展。他还参加零派艺术家团体组织的展览,旨在探索非物质性。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索托已经尝试超越二维几何形状的表现形式,并利用重复装置引入运动的概念。观众是他作品的核心。1967年,他创作了“浸透”系列的第一件作品,该作品由悬挂在空中的金属棒和尼龙线构成。
1968年,索托在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举办首次大型个展。随后,更多个展分别在以下地点举办:1969年,巴黎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1974年,美国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83年,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当代艺术博物馆;1997年,巴黎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1998年,西班牙马德里Conde Duque 文化中心。大型回顾展“Visión en Movimiento”在以下地点举办:2005年墨西哥塔马约博物馆、阿根廷PROA基金会美术馆和意大利贝尔格蒙现当代美术馆。
索托受邀为全球公共场所和建筑创作了数量繁多的杰作,其中包括:1969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1972年,位于加拉加斯的特雷萨·卡雷尼奥剧院;1975年,巴黎雷吉·雷诺大礼堂;1977年,加拿大多伦多皇家银行;1979年,位于加拉加斯的 Centro Banaven;1987年,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1973年,在建筑师朋友Carlos Raul Villanueva的协助下,索托在家乡玻利瓦尔建造了赫苏斯·索托现代艺术博物馆,其中收藏了他创作生涯中数量可观的几何作品和动态作品。该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索托最重要的个人作品。
为纪念索托100周年诞辰,其作品将于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展出。
赫苏斯·拉斐尔·索托
《浸透 BBL 蓝》
1999, ed. Avilla 2007
聚氯乙烯、金属
365.5 x 1000 x 470.5 cm
鸣谢索托资产及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
路易威登基金会
路易威登基金会致力于将当代艺术及艺术家带入大众视野,并展示这些艺术家在20世纪的创作灵感之源。基金会所举办的展览及典藏旨在帮助更广阔的群体了解艺术。由加拿大-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 所设计的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本身即表达了基金会的艺术主张,同时也是21世纪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路易威登基金会自从2014年10月开幕以来,已经吸引了来自法国及世界各地超过九百万人次访客到访参观。
路易威登基金会致力在基金会以及与公共和私人机构合作推广国际艺术活动,合作对象包括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和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2016年的 《现代艺术经典——史楚金个人收藏系列》 与2021年的《莫洛佐夫个人收藏展》)、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现代:MoMA在巴黎》),以及伦敦考陶尔德艺术学院(《考陶尔德收藏:印象派视界》)等。基金会艺术部门亦规划了“Hors-les-murs”(墙外)项目,于东京、慕尼黑、威尼斯、北京、首尔和大阪的路易威登空间专门展出来自典藏作品的特别展览。这些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并通过特定的文化交流活动进行推广。